南沙珠江街道

  广州南沙区有两个街道,南沙珠江街道是其中之一,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街道经济、建设等:
  
  珠江街道办事处前身为珠江管理区。2008年2月,珠江管理区撤销,成立珠江街道办事处,10月正式挂牌。珠江街道位于北纬22.42度,东经113.32度,东与南沙街一河之隔,西、南、北与横沥镇万顷沙镇相连。辖内河涌纵横,是典型水网地带,灵新公路贯穿其间10公里,南部快线贯穿其间5公里。辖内面积57.13平方公里。珠江街道设立居委会9个,分别是前锋、义隆、福生、同安泰、平安、西新、泰安、礼隆居委会和新兴居委会(原万顷沙镇中心居委会),红岭区划给南沙街,龙穴区划给万顷沙镇,辖区面积41.5平方公里。2008年底,珠江街户籍人口18389人,其中归难侨侨眷4827人,外来暂住人口6551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9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3.5亿元,消费品零售总额1.9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7亿元。全街人年均收入7100元,劳动力年均收入10137元。珠江管理区机关设科室8个、机关服务中心1个,配置公务员44名。珠江街机关设科室5个,行政编制28名,经费由南沙区财政核拨3500万元,包括市政设施建设费用。2008年,珠江街组队参加南沙区“迎奥运,促和谐”健身气功邀请赛,获得菊花奖;参加第三届广州市水乡文化节运动会,获水上拨河第一名;组建社区合唱团,代表南沙区参加广州市“万人同唱文明歌”比赛,获优秀组织奖;组织18人参加区三级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全部考试合格,获“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珠江街道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下辖的一个街道,位于南沙区万顷沙半岛中部,前身为1952年设立的珠江管理区,又称为珠江华侨农场,2008年10月30日设立为街道。辖区总面积41.5平方公里,下辖8个社区。常住人口2.56万人,户籍人口1.83万人,其中归难华侨侨眷4843人。
  
  建制沿革
  
  珠江街道办事处,沿革于珠江管理区及其珠江华侨农场,其前身是东莞县明伦堂示范农场,解放前该示范农场仅有耕地2000多亩。1949年12月,广东省东莞县军事管理委员会万顷沙接管处接管东莞县明伦堂示范农场,1950年底正式命名为广东省东莞县万顷沙国营农场。1951年底,广东省归国难侨处理委员会在东莞县万顷沙一带办起全国第一个华侨农场,称广东省归国难侨处理委员会农场。1952年扩场,耕地面积增至7000多亩,共安置被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驱赶回国归难侨1100多名。1953年初更名为广东省万顷沙集体华侨农场。1954年“广东省万顷沙集体华侨农场”与“广东省东莞县万顷沙国营农场”合并,成立“广东省万顷沙国营珠江机械农场”。至1966年,珠江华侨农场土地面积增加到53263亩,其中耕地37292亩,总人口10709人,职工5278名。1978年6月,共接待安置4052名越南难侨,农场改名为“广东省珠江华侨农场”。1988年8月,珠江华侨农场从省下放广州市,市政府委托市农场局(1996年改制为市农工商集团公司)管理,1989年6月,“广东省珠江华侨农场”改名为广州市珠江华侨农场,1991年3月,又挂广州市国营珠江华侨农工商联合公司牌子。1992年1月,广州市政府批准设立“广州市珠江管理区”,赋予县一级行政经济管理权限,委托广州市农场局代管,挂“广州市珠江管理区”“广州市珠江华侨农场”“广州市国营珠江华侨农工商联合公司”三块牌子、一套人马。根据穗办〔2002〕1号和穗编字〔2002〕233号文件,2002年12月31日,珠江管理区成建制划入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作为其下属正处级行政单位,机关定编58名公务员,负责辖区内市政、社会、侨务等行政管理工作。2008年10月30日,珠江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机关行政编制28名,负责辖区范围内地区性、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工作。
  
  街道经济
  
  2008年,珠江街工业产值8.6亿元,主要企业有:平谦汽车产业园、中船龙穴基地、广州造纸股份有限公司南沙分公司、广州威达高实业有限公司、怡基铁器厂、华实纸厂、兴发纸厂。南沙平谦国际汽车产业园是南沙区政府属下国有企业和香港平谦国际(南沙)发展有限公司合资开发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工业园,规划总面积为175万平方米。至2008年,驻产业园企业已有:优蒂利(广州)刹车片有限公司、广州鸿图精密压铸有限公司、广州尼莱思克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广州市洁鑫不锈钢洁净容器有限公司、广州市入科光学镜片有限公司、广州索特塑管有限公司等企业。中船龙穴基地是华南地区最大造船基地,占地面积585万平方米,码头岸线6公里,设计年产大型油轮和集装箱船各12艘,年造船能力200─300万吨。至2008年,该基地由中船集团核心独资企业──广州中船南沙龙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建设。街道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2008年,珠江街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构建集农业园区建设、基地生产、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全年农业总产值3.5亿元。其中:稻谷收成45.6吨、玉米1141吨、蔬菜6981.5吨、花卉44万元、其他作物9382吨、水果60吨、牛奶产量6075吨、海水产品276吨、淡水产品14018吨、生猪出栏10000头、家禽出栏65000只。开展辖内农业品牌建设,推广“一村一品”水果专业村典型,龙珠新村的砂糖桔被广州市定为二十个水果专业村之一;御三街养殖场被定为广州市水产养殖示范场,其鱼塘规模1050亩;广州南沙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占地面积约10600多亩,已被批准为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其产业园一期温室大棚4000平方米建设已经完成。
  
  街道建设
  
  珠江管理区(珠江华侨农场)建于1952年,是全国最早的华侨农场之一,从组建起就承担了国家安置任务,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安置了1300多名东南亚归国华侨,从1961年起先后接收了3200多名广州知识青年,1979年承接了8000多名越南归侨。原华侨农场是广州市最后一个转为行政区的华侨农场,改街后实行政企分开,使珠江街道办在行政上能更好地融入地方,在经济上融入市场,保障华侨民生福利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珠江管理区纳入南沙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后,就改变了长期游离于周边社会发展之外的状况。几年来,珠江管理区成为南沙整体发展的重点板块,中船造船基地落户龙穴岛,红哨1800亩土地纳入南沙国家级保税区,华南最大纸业基地在此扩容,727亩的广州市农科所基地也将成为农业发展名片。2007年街道工农业总产值14.4亿元。2008年,珠江街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投资447.86万元建成珠江文化广场,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活动场所;投资145万元建成中心区西区污水处理站,日处理污水量500立方米;投资348.5万元对南沙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六涌半横线机耕路进行硬底化建设,解决农耕户生产、运输困难问题;投资255.47万元对灵新公路八涌半至海堤主道、至三区区部、向前队、东风队支道进行硬底化建设,解决居民群众出行难问题;投资22.78万元对嘉安围排水进行整治;投资104万元对丽雅花园、龙珠新村、甘化总厂小区进行平安社区建设;投资26.15万元建成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投资55万元改造甘化总厂社区居民用电线路;投资190多万元在一、二、三区河涌两岸居民区安装路灯;投资50万元建成八涌半风能太阳能路灯;投资28.63万元对顺安片安全设施和环境进行改造;投资285万元修复龙穴岛西上围受台风“黑格比”损坏的海堤;投资200万元对八涌半标准鱼塘二、三期整治和东方队一期标准鱼塘进行整治;办理群众私人房屋规划报建40宗,规划验收23宗,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40宗,总建筑规模达14148平方米。
  
  社会事业
  
  珠江街辖内设文化广场1个,公园1个,篮球场20个,餐馆9间,招待所2间,文具书店9间。还设有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婚育培训处,电脑基本操作培训点。辖内有中学1间,在校学生835多人;小学4所,在校学生1280多人;中小学教师158多人;托幼园所3所,入园托幼儿79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生升学率100%,初中生升学率100%。辖区内设置农家书屋,藏书13000多册。辖内有医院1间,分院1间,卫生站7所,全年总门诊数28.9万人次。原珠江管理区医院及其红岭分院移交区卫生局管理,为区属事业单位,分别改建为南沙区中医院、南沙区妇幼保健院。组织广州中医药大学10多位专家教授和台湾学生在珠江东路鸿成雅园路段开展义诊活动,现场设中医外科、推拿按摩专科,吸引近千名群众咨询诊治。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活动,免费为3200多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开展计划免疫检查工作,全年共接种脊灰疫苗1396人次、百白破检查1428人次、麻疹(含麻腮风)759人次、乙肝1456人次、乙脑647人次、流脑965人次、甲肝481人次、HIB712人次、水痘125人次、肺炎94人次、轮状病毒疫苗142人次、流感疫苗共696人次。辖内共8120人参加南沙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作基金总额为121.8万元,2008年居民住院报销补偿金额为110.8万元。
  
  社会治安
  
  珠江街道全年收到群众信访件21件,接待群众来访288批1463人,其中属于集体性上访33批次,与2007年同期相比下降40%。立案调查处理51宗,已办结48宗,办结率94%。办理民生信访案件17宗,已办结17宗,办结率100%。举办16期法制教育培训班,印制法制案例宣传画80多张,宣传小册子5000份,进行张贴和派发。开展扫除“黄赌毒”活动,全年开展“飓风”行动9次,参与人员596人次,清理发廊103间次、旅馆业15间次、废品收购业26间次、酒吧10间次、网吧20间次,取缔地下旅馆2家,对违法经营者2人处以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查获地下游戏机室1间,扣押电子游戏机10台。对超范围经营的发廊8间、酒吧1间处以停业整顿。破获贩毒案件3宗,抓获收戒吸毒人员16人。加强出租屋流动人员管理,辖内有出租屋1276栋5021套,登记流动人员6273人。举办新的流动人员管理条例大型宣传活动,全年共出动1240人次,检查出租屋1276栋5021套,派发宣传材料2500份。开展“百日”交通整治行动,出动警力256人次,治安联防力量120人次,其他人员45人次,共收缴无牌无证摩托车119辆,查处违章264宗,查处摩托车维修点6个。完成丽雅花园封闭式小区建设,龙珠新村、三区顺安片、甘化总厂、泰安花园封闭式、半封闭式建设,已建成视频监控点21个。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坚持每月接访、下访和约访制度。为严控“六乱”回潮,珠江城管中队每天坚持错开时段,巡查守点,对辖区内珠江东路、发展路等“六乱”严控区域进行突击整治。
  
  文明建设
  
  2008年,珠江街配合创建文明城区建设,积极开展“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共开展法制讲座3场,参加人数1130人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活动,派发广州人精神、南沙精神、公民公德宣传品1200套,开展多场相关宣传活动。通过社区讲座、上门巡查、专项整治、公益宣传、评选文明户等方式,全方位推动市民文明行为教育。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化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出动人员167人次,巡检辖区内音像摊店、网吧、电脑培训点共56个,发出整改通知37份。推进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主题实践活动,全年开展文艺汇演进社区2场、电影5场,新增农家书屋3间,新增图书3500册;组织科普、法律、健康等讲座多场,100多人参加;组织各类文体活动3次,参与群众1万多人次。抓好环境整治工作,引进市环卫公司管理模式,提升中心区环卫水平,增强居民点和侨队的保洁力度,延长河涌保洁时间至14小时。以清理整治“毒奶粉”事件为契机,对辖区内食品商铺进行全面检查,加强对食品药品卫生安全的监督;以迎奥运、创造平安稳定环境为契机,加强安全生产巡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出动人员1115人次进行209次专项巡查,整顿辖区内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企业。举办广州市第三届水乡文化节南沙知青情牵珠江联谊活动,100多名知青代表参加。
  
  接下来请继续阅览:南沙经济开发区  南沙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