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2018-2035年)》审议通过南沙成亮点 客运打造“南沙极”货运形成“南沙核”

11月9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广州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2018-2035年)》。规划以拓展国际交通功能为核心,提升运输服务品质为准则,推动空港、海港、陆港三港融合,打造开放式、立体化、智慧型综合客运枢纽和多式联运综合货运枢纽,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将广州建设成为引领全球现代交通发展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明确,通过做大做强做优白云机场搭建空中丝路,建设南沙自由贸易港以拓展海上丝路。在此基础上,充分对接航空、航运、铁路等相关规划,优化枢纽空间,整合主城区客站,推动高铁进城,一体化改造广州站-广州东站,优化调整主城区公路客站布局,向外疏解货运功能,推动货站出城。

  以南沙港为核心

  打造海丝之路战略支点

  客货枢纽空间布局是本次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根据规划,客运方面将重点围绕白云机场、铁路枢纽等,形成“双芯两极”客运枢纽布局。“双芯”包括航空芯和主城芯,航空芯即以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连接广州北站、广州机场站形成世界级空铁联运枢纽;主城芯则依托广州中心火车站(广州站-广州东站)、广州南站、白云站,合理布局汽车客运站,建设广州枢纽中心。“两极”指的是南沙极和东部极,南沙极以南沙邮轮母港、南沙站为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高品质服务枢纽,东部极以新塘站、增城站为主,打造东部门户枢纽。

  需要关注的是,在货运方面,南沙同样要挑起大梁。规划指出,围绕南沙港区、白云机场、广州集装箱中心站等,广州将形成“双核一带”货运枢纽布局。其中,南沙核以南沙港为核心,打造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建设自由贸易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场核即围绕广州白云机场推动空港和铁路港融合,打造高端货运经济区。环城带则分布在广州主城区外围,围绕铁路货运通道和二环高速公路,布局广州集装箱中心站、增城西物流基地、白云货站等铁路、公路货运枢纽站场,与产业聚集区形成紧密互动格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明确互联互通

  实现机场港口铁路对接

  规划同时明确了四大重点任务,包括推动机场、港口、铁路等各类交通方式的互联互通,既有设施间以及既有设施与新建枢纽之间的互联互通,加强广州与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以及枢纽自身“地上、地下”互联互通。为实现枢纽间的无缝换乘,规划提出广州将规划建设机场高铁站,实现机场引入高铁线路,加强国铁、城际、地铁规划衔接。

  规划提出,广州将加快南沙港铁路、东北外绕线建设,形成“C”形铁路货运网,实现海铁联运发展和客内货外枢纽布局。同时通过广佛环、穗莞深、地铁18号线延长线、高速公路等轨道、公路项目建设,实现广州与周边城市交通一体化发展。

  此外,规划还确定了广州铁路10大对外通道,谋划新增广河高铁、广清永高铁、贵广铁路广宁联络线、广中珠澳高铁,形成广州铁路对外十大战略通道,即广州-长沙-北京、广州-南昌-北京、广州-汕尾-上海、广州-梅州-上海、广州-深圳-香港、广州-珠海-澳门、广州-茂名-海口、广州-南宁-昆明、广州-贵阳-西宁、广州-永州-重庆。并首次提出将广州站和东站打造成为中心火车站。新增广深港高铁引入中心城区联络线、京广高铁引入广州站联络线、三眼桥至新塘通道扩能,实现高铁线路引入中心城区,两站开行穿袖列车,共同成为中心火车站。(记者林丹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