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丝翎檀雕学 宁可月入少五千


 李儒本在专心工作。

最近,中山市工艺美术大师李儒本凭借《金玉满堂》和《五福临门》两件木雕作品斩获中国工艺美术界最高奖项之一的“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为自己长达19年的木雕生涯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13岁入行至今,已获得各类大奖30余项。

■千锤百炼,“砸”出真功夫

6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大涌镇红博城,在一处工作室外见到了正在忙碌的李儒本,他正端坐在一块打磨好的紫光檀前。“我正在做的是一块海水云龙纹挂匾。”他向记者介绍道。只见他先用斧头捶打圆刀,借此将一处“水波纹”大体轮廓挫出,随后不断在十余把刀具中挑选工具,做进一步的细节雕刻。

期间,不断有路人被他的创作吸引,上前围观,但李儒本不曾有少许分神,只是专心雕刻。不到10分钟,一个立体感十足的“水波纹”便已成形,这时他才停下了手头的工作。

即便新获大奖,李儒本仍每天雷打不动地用四五个小时去钻研木雕技术,他说,总感觉一天不做,手艺就会生疏。记者注意到,在李儒本使用过的众多刀具中,有不少刀具尾部已经被他砸开了花,其中一把圆刀更是矮了大半截。“这把圆刀从我刚学艺的时候就跟着我了,所以我一直舍不得扔。”李儒本说道。

■13岁学艺,本只求养活自己

李儒本出生在湖北黄石的农村,在家中7个孩子里排行老六。13岁那年,因为学习成绩不佳,李儒本在哥哥的介绍下拜师学习做木工,满心想着学门手艺养活自己。

当时,木匠还算是比较吃香的行当。但要完整学完整套木匠手艺需要三年时间,学徒期间待遇很低,以致很多人吃不了苦中途放弃。“师傅总共收了9个徒弟,但能坚持学到最后的只有我。”

“其实一开始学的时候我也是一头雾水,有时气急了刀具都往外面扔,但后来真是越学越有味道,感觉我真是入对了行。”李儒本如饥似渴地学习木雕技能,以致废寝忘食。在师兄弟们都休息的时候,他那小小的身子仍趴在木板前练习雕刻。“我那时有个梦想,希望能快快成长,努力让父母过上幸福的日子。”

■宁可减少收入,也要精进手艺

2005年,李儒本出师后开始从事木雕专业工作及承包企业工艺雕刻。2008年,工作三年后的李儒本又重新拜师学艺,成为一名丝翎檀雕专业学员。

“我老婆对此很反对 ,因为我当时已有8000元月薪,而学丝翎檀雕每月只有3000元,收入少了太多。”李儒本说,“当时我就和她说,钱可以不要,但是手艺一定得学好。”不顾家里的反对,李儒本坚持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全心投入到了丝翎檀雕学习。态度如此坚决,是因为李儒本当时已清楚地认识到木雕行业正在“转型升级”。

“当时就已经出现了雕花机器,像花、鸟、人物等花样,机器都可以做到,还能批量生产。但丝翎檀雕很考验创作者的综合素质,不仅要会做木工,还得会画工笔国画,做工更加细致,这是机器无法替代的。”

因为具备扎实的木雕功底,李儒本花了不到2年时间就学会了丝翎檀雕,他的木雕技艺从此突飞猛进,逐渐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作品风格,并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

2016年,李儒本辗转多地谋生后来到中山,并在大涌红博城设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来到中山后,李儒本如鱼得水,先后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三金四银五铜,省级奖项一金一铜,市级奖项三金八银五铜。

在李儒本的工作室内悬挂着一块牌子,很好地诠释了他一直以来所秉承的木匠精神——一名工匠要以追求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