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首饰原创设计的现状

  下面是一篇关于中国珠宝首饰原创设计的现状,由珠宝人才网为大家提供,仅供参考。

  编者按随着珠宝行业的不断发展,珠宝设计师的成长环境、艺术流派以及对行业本身的认识都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从本期开始,本版开设新栏目《设计师论坛》,在这里,设计师们可以就当前设计理念的融合,以及一些观点的碰撞,来敞开彼此的心扉,畅所欲言,寻找属于自己的内心感动,在使自己的作品达到一个新高度的同时,也为首饰设计界贡献思维的氧气。我们希望,这个栏目能够成为设计师畅所欲言和业务交流的一个大平台。

  为什么“提沉沦或涅槃”这样的命题。

  一是基于严峻的现实,只要用心调查一下,您就会发现中国珠宝企业是极其缺乏原创设计的,已不能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企业仅靠廉价劳动力和无品牌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很难做大做强;二是一份责任感,自己的原创设计未能实现,也忽视了对原创设计的开发、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更无法培养创造设计未来的人才。这是中国珠宝企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新观念、新思路。众所周知,一件事物的开端状况往往预示着事物最后的成功与否!毋庸置疑的是:中国珠宝原创设计的最终抉择精确定位,本身就是一个企业成长的起点。

  中国珠宝首饰设计产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个话题,在近几年来越来越被关注,并凸显出其重要性。美国人萨拉在《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中发出这样的疑问:“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美国人还能否活下去?” 可见,中国制造已经慢慢地渗入到世界各地的生活文化中,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如今,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制造国,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Made in China”的产品类别主要表现为技术含量不高、无品牌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短短几年时间,中国的大城市就进入了消费社会。珠宝企业生产很快过剩,各大厂商、零售商的全部营销手段都在刺激消费;大众传媒也在制造着消费繁荣的幻象。

  我们一直沉迷于制造,却忽视原创设计的创作

  为了脱贫致富,勤劳的中国人及中国企业不得不大量地输出廉价劳动制作的商品,珠宝产业作为奢侈品产业亦然,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而时代慢慢发展到今天,当世界各大奢侈品牌纷纷涌入中国,人们在津津乐道于夏奈尔、蒂凡尼、卡地亚,并争相购买、互相攀比的同时,却恍然发现——中国没有能与之相抗衡的世界品牌。到如此境地之际才会有“沉沦或涅槃”的思考。

  说严重点,迄今为止,珠宝企业几乎所有产品的原始创意和技术起点均来自于境外,我们在不断地引进、模仿、抄袭国外的同时,扩大着企业的规模和经济实力,但同时却忽视了珠宝原创设计的创作,忽视了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市场需求,用自己的头脑进行产品创新。

  尽管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的珠宝企业经过在产品质量、营销渠道、售后服务、价格等一轮轮的优胜劣汰之后,幸存的企业在质量、成本、技术含量等方面已趋于同质化,逐步失去了作为竞争手段的意义,市场呼唤好的设计和好的设计师的出现。“沉沦或涅槃”被摆上台面。

  目前,甘愿沉沦的珠宝企业很多。中国很多品牌是抄袭起家,在设计上连抄带改,以节省创新的成本,求得最大最快回收的利润。长期下来,这些品牌很难形成自己的文化和特性,也就决定了其不可能成为世界性大品牌。对于设计的抄袭现象,很多设计师并不以为耻,因为中国缺乏创新的土壤和意识形态,大多中国的企业也会维护抄袭行为,这就严重地抑制了原创设计的发展,设计师如果没有进行开放式的发散思维训练,则很难成为国际性的设计师。因为中国的企业在根源上不鼓励创新,不主张个性。这一点,我深有感受。

  没有清醒的认识和坚持,很可能就沉沦为抄袭设计的美工,而“美工”、“修图人员”这种工作职能不应该称之为“设计师”。我认为,中国目前最缺少拔尖的、开创性的设计师和先锋理念,这种先锋理念展示给人们一种非凡的视觉体验,而这些理念看起来可能并不以为然,因为走在时代前列的事物往往是不能被大众所理解的,甚至还会听到人们反对的呼声。但这些珠宝所传达的理念被其他设计师吸收和转换后,最终很可能会转化为大众所能接受并喜爱的设计,发展传递开来就是一个珠宝设计的趋势,成为时代的潮流。因此,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结合实践中认识的能力,在这个认识论的基础上,研究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形态,提出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定位和概念。那么,创造需求、创造消费、创造市场和培养创造性人才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是沉沦还是涅槃?涅槃就要坚持原创设计,涅槃就不要受中国元素约束

  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总是提倡用中国元素来进行设计和创作,比如古代纹样、福禄寿喜、棋琴书画、梅兰竹菊等。也许是最近这一百多年来中国在西化的进程中,过多地毁坏了中国的文化地标和遗产,造成了今天很多传统文化的失落。所以,开始惊慌的中国人很想彰显和发扬出老祖宗的荣耀来。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设计在没有经过成功的引导下,到处充斥着“中国元素”的生搬硬套。因此,设计师要有开阔视野,不要老想着老祖宗那点东西。的确,设计师如果一直不知道周遭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埋头苦干无异于闭门造车,当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物力后,可能会发现早就有人做出来,并比自己还做得好。那就傻眼了。

  可见眼界开阔多重要。只有了解了,才能坚持做原创设计,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成长。现实是很多设计师往往只了解最有名的那么几个品牌和有影响力的设计师,而这种了解也许是建立在媒体宣传和广告效应的基础上,并不一定是美的传播。况且,在网络和各种传媒上收看的珠宝趋势等设计资料,也许会经过编辑的过滤,并非是完整的。长期性对这种二手资料进行无脑接收,设计师可能对信息的真实度、创造性产生误解,得到的知识大打折扣,自然就在起点上落后了。从国际的范畴看来,从珠宝的风潮看来,中国元素只是设计元素中的一种,不可能永不过时。今年流行的中国风也许不到两三年就会过去。当然,中国元素不是不能用,迪奥(Dior)的设计师也很喜欢用民族元素,他做的日本艺妓风、埃及风、波西米亚风等等,都艳惊四座。但他们也并没有直接把民族元素和符号拿来运用,而是转换为迪奥品牌的语言后再叙述的,是消化后的再创作。

  坚持原创设计,设计师的确要了解中国元素,但不能被其局限,走进去后要能走出来。设计师的灵感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和自然。中国元素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我们不能反复拿出旧的东西,还需要新的创作,新的角度,才能打动人心,让世界接受。

  当前国家提出自主创新,而在创新行业中设计师是一个主力军,最近有人提出,要把我们国家由世界加工厂改变成世界的设计实验室,这是一个转变,这也说明原创设计的重要。

  路漫漫其修远,中国珠宝原创设计之“沉沦或涅槃”,是珠宝业界应局而变的大事,是必须要正视的现实。在我看来,现在全球化的进程使得信息能得到有效的快速传播,设计师的生存环境远比十年前要好很多。可以浏览国外各大信息综合网、设计师网、设计论坛等,最快地了解世界最新发布的报道,同时,如今的香港深圳各大城市,不断地汇集各地区、各国家的人群,吸引着各国顶尖品牌的入驻,有着不同文化的交集和碰撞,在文化、经济、时尚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顶尖设计师的生存土壤,严格来说也许在中国还不具备,但可以说正在逐步形成……而在十几年前,国际化进程还很弱的时候,以前的设计师往往只能选择出国的方式,去接触到各种各样不同的文化和思潮,去接受更开放的创作训练。相比之下,现在的珠宝设计师的选择更加宽泛,只要能选择正确的道路,正确的学习方法,有效的坚持和执行,就会更快地推动“珠宝设计在中国”时代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