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石岐区

  在广东中山市的行政区划中,中山市石岐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区,位于中山市中心城区,辖区总面积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13万人,非户籍人口4.2万人,是中山市最繁华的商业与文化中心。以下是石岐区的详细介绍:
  
  石岐区属于中山市北部冲积平原与中南部丘陵相接地带,地势平缓。石岐山(烟墩山)、西山、月山居其中,莲峰山、迎阳山、员峰山环立。最高的莲峰山海拔为78.8米,山地总面积近3平方公里。
  
  石岐区地处市城区中心,东至起湾道与东区接壤,南到白石涌与南区毗邻,西临石岐河与西区相望,北至东明北路的横河与港口镇相连。东西最大距离4.2公里,南北最大距离9.2公里,总面积22.72平方公里。石岐河环绕本区西北两面,往东北经火炬开发区出东河口水闸,注入横门水道。
  
  石岐区地理位置优越,道路网络四通八达,水陆交通方便,是中山市的交通枢纽。105国道和中江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的出入口与横跨岐江两岸的东明大桥、青溪大桥和外环路相连接,广珠轻轨即将开通,并在境内东河北设立了站口。区中心距高速公路仅5公里,距中山港只有15公里,距珠海、澳门57公里,距广州番禺40公里。石岐区位于中山市中心城区,下辖19个社区居委会,辖区总面积22.7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7.39万人,流动人口3.25万人,是中山市的商业、文化、教育中心。
  
  多年来,石岐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区党工委提出的“打造城市休闲商业中心和文化展示中心”战略,积极推进“产业富区”、“三产强区”和“依法治区”,以调整、改革为动力,巩固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构建“三个适宜”的和谐石岐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做大商业零售业、做优文化旅游业、做强高档酒店业、做精特色文化产业、适度发展房地产业”的经济工作思路,积极推动“总部经济”和“城市型经济”的发展,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新成绩。2008年,全区实现本地生产总值79.8亿元,实现税收(全社会口径)26.26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0.2亿美元。
  
  石岐区不仅拥有国家级的民营科技园区——广东中山工业园,还有以大信新都汇、逢源商业中心、富逸装饰广场、完美物流中心、百佳假日广场、德信商业城以及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民族路商业街、民权路电信街等为代表的大型商业网点近20个,截至2008年10月全区企业单位达到13487家。
  
  近年来,石岐区配合市政府对康华路、东明北路、起湾路和岐港路等重点路段进行了扩建,区内交通更加便捷,五分钟内可达京珠、中江等高速公路;配合市政府完成了“一河两岸”整治工程,建成了2500米的岐江河岸休闲文化长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狠抓了辖区社会环境的综合整治,为中山顺利成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作出了突出贡献;投入数亿元对广东中山工业园等城北区域进行了高起点规划和建设,目前该园区已成为我区北部的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随着轻轨的即将开通,东河北城北商贸中心地位将更加突出。
  
  石岐区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区域环境优越,供电、供水、通讯设施配套完善,周围环境优美、文娱生活设施完善,金融、保险、邮电、医院、学校、旅业齐备,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区位优势,是海内外投资者的“乐园”。
  
  石岐的得名
  
  石岐的得名比铁城早得多,唐末香山诗人郑愚就已写过题为《泛石岐海》的诗,可见早在唐代以前,就有“石岐”这个地名;而铁城却是在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立县并选建县城之后,因为《铁城的传说》在民间的广泛流传,才慢慢叫响了的。
  
  起初石岐和铁城所指的范围不同。铁城指城墙围起来的县城,石岐指岐江东岸沿江的开阔地带,自秦汉以来,这里就是小渔港,是香山渔获的重要集散地。
  
  烟墩山又名石岐山、阜峰,是古代的海防前哨之一,上有烽火台。每当发现海盗来袭,即焚烟示警,故名烟墩。香山立县后,由于地处边隅,经济落后,被朝廷视为“下县”。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态呢?风水先生振振有词地说:石岐的地势原为“网缯(即鱼网)地”,岐江东西两岸的烟墩山和马山,就是张开“神缯”的两支“栋”,由于烟墩山比马山矮,所张开的“神缯”就向烟墩山倾斜,结果“神缯”支不稳、兜不住,让“财气”白白地漏走了。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九月,香山知县蔡继善接受乡绅们的提议,决定在烟墩山上兴修风水塔,使之总高度与长洲马山相齐,这就是烟墩文塔的来历。
  
  烟墩文塔在民间又称“花塔”,是一座七层八角形楼阁式砖结构塔,每层均有飞檐。塔顶用铸铁制成,整个造型就像一支在蓝天上书写诗文的巨笔,所以又称为“文笔”。自从烟墩塔落成后,“香山八景”中的“阜峰文塔”。就由原指山形似文笔的湖洲山,改指造型像文笔的烟墩山塔了。
  
  关于石岐的得名,有多种说法。其一是,为了防止水患,陈天觉指挥众人在石岐海边兴建南、北两道石堤,这就是上基和下基。“岐”是从“歧”衍变的。然而,石岐的得名显然在陈天觉生活的年代以前,所以这种说法不能成立。另一种说法是,古代石岐海东岸为乱石,故名“歧”。然而,要是水浅石多,船只无法靠近,又怎么能成为渔港呢?所以这种说法也不能成立。
  
  其实,石岐是因山水形态得名的。先说山,据史料记载,石岐山原是石山,宋代以后,历代采石作建筑材料,才逐渐把山剥成了现在的土山。再说水,在郑愚的《泛石岐海》诗中,就有“岐海正分流”的句子,这“分流”两字,便证明了“岐”的本义的确是“歧”,不过,它指的不是石堤的“岐”,而是江水的“歧”。至于为什么要把“歧”改为“岐?这是由于石岐位于阜峰以西,古代香山人由此联想到兴周800年的周室发祥地西岐,为求祥瑞,因而改“歧”为“岐”,后来这一带的凤鸣路、山凤街等街道的取名也是继续沿着这一思路。
  
  山多石,水分歧,就是“石岐”得名的来由。
  
  乡土文化
  
  石岐,是一个充满了历史文化气息的地方。穿行在街头巷尾,西山寺、古城墙、老榕树、旧牌坊……在不经意间,总能与历史撞个满怀。香山诞生最初的胎记,在这里仿佛伸手可及;这里也是香山成长最为蓬勃的标本,大信。新都汇商业圈、孙文西路步行街……现代香山商业正在茁壮成长,枝繁叶茂。而这一切的背后,就是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香山文化。昨日下午,“传承香山文化,构建和谐社区”专题座谈会在石岐区办事处举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表达了他们期望构建和谐石岐的愿望和决心。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香山文化是中山的灵魂,也是石岐人民的精神所在,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根基。如何构建和谐社区?我们认为,必须立足于服务人民、造福人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为居民群众服务作为社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做:一、重视志愿服务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作用。志愿服务弘扬的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融合,与香山文化所提倡的“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相一致,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本质要求相一致。二、实现居民自治,推动和谐社区的建设。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民生、民族、民权”集中体现了香山文化的“以人为本”。居民自治则可最直接、最广泛地体现“人本”精神。三、消除差异,促进融合,达到和谐。香山文化所包含的兼容、和谐精神,中外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中国文化系统内部不同地域、不同民系文化的共存,为我们今天创建和谐文化提供了历史资源和现实借鉴,与我们今天创建和谐社区所倡议的“建设共同家园”理念目标是相一致的。四、以邻居节为载体,构建和谐社区。新时期中山人精神之“博爱、和谐”表明现代中山人渴望和谐的人际关系。针对这种情况,以“以德为邻、团结互助、情暖万家、共创文明”为主题,举办“邻居节”,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五、营造良好环境,努力构建和谐社区。根据石岐区的具体情况,我们确立了“营造三种环境,培育三种意识”的总体思路:即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培育居民的参与意识;营造健康有序的民主环境,培育居民的自治意识;营造文明进步的人文环境,激发居民的创造意识。
  
  石岐区作为香山文化的发源地,更是处处传承香山文化,促进石岐区的和谐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石岐区党工委、办事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从而达到政通人和。二是石岐区党政领导狠抓经济,发展经济。这几年来石岐区经济发展很快,形势大好。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行业发展卓有成效,经济效益显著。三是石岐区党政领导重视教育,区中小学教育多元化,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和谐发展,素质教育成绩显著,特色教育更为鲜明,如仙逸中学的电脑教育,培养出18岁的工程师,还有石岐职中的幼儿教育、员峰小学的蹦床等等。四是石岐区的社区建设、环保、卫生、治安、本土文化、外来文化、社区管理和社区风尚融为一体,和谐发展。五是搞好社区服务,发挥志愿者作用,尊老爱幼,扶困助学,救死扶伤,关爱弱势群体等好人好事处处可见,呈现出极大的博爱性、包容性,处处体现富而后仁、富而后文、富而后教。六是石岐区把香山文化与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社区服务管理、环境卫生、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居民教育等有机结合,石岐区人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我们要很好地挖掘和传承香山文化,创建和谐石岐。
  
  经济建设
  
  石岐区不仅拥有国家级的民营科技园区——中山民科园,而且还有以大信新都汇、逢源商业中心、富逸装饰广场、完美物流中心、百佳假日广场、摩登汇文化娱乐中心以及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民族路商业街、民权路电信街等为代表的大型商业网点10多个,现有标准厂房82万平方米,各类企业3000多家,年创工业总产值70亿元,年出口创汇逾12亿美元。
  
  工业
  
  认真贯彻"工业强区"的发展战略和"立足工业求发展,立足外资民企扩总量、立足科技创新增后劲"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强资产与质量的有效管理,年内工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全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0.5亿元,比2001年增长44%;实现企业总收入61亿元,比2001年增长38.64%。
  
  农业
  
  继续加强了围内水利排灌设施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全年完成防浪墙加固工程460米,疏河清淤2000米,新建维修排灌站5座,修建改造农路5300米,并建成了水稻、蔬菜、花卉和水产等多种养专业小区。全区全年实现纯农业收入4348万元,比2001年增长1%。
  
  第三产业
  
  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人缘和地理优势,在巩固和完善七条特色商业街的基础
  
  石岐区市区
  
  上,以发展现代物流业为重点,通过招商新建了建筑面积达23万平方米,总投资6.5亿元,集商住、休闲于一体的大信商业广场,并引资建成了夏威夷休闲水疗中心、紫方环保商业广场、永胜数码广场、中天百货广场、沃尓玛(好又多连锁超级市场)和石岐购书中心,全辖区兴建商品房120万平方米,销售商品房54万平方米。全年第三产业(含商业、房地产)总收入达15亿元,比2001年增长30.5%;第三产业税收收入达2.8亿元,比2001年增长23%。
  
  外经贸易
  
  以参加市政府举办的"3·28"招商贸易洽谈会为契机,在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四轮招商"机制的基础上,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以及代理招商、以商引商、网上招商等形式,全年共引进各类项目87个,合同利用外资328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74万美元,比2001年增长82.03%。全年实现出口创汇6.03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8.63%。
  
  财税
  
  继续加强税收征管,多方培植税源,确保了国家和地方税收的稳步增长。全区全年实现税收总额7.05亿元,比2001年增长19.74%。继续坚持适度从紧的地方财政政策,推行收支两条线和支出单据"领导双签"制度,年度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22亿,比2001年增长15.86%。
  
  基础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投资新筑道路5.88万平方米,新办征地3632亩,兴建标准工业厂房8万平方米,同时1.6万平方的民科园科技大厦主体结构已完成。到年底止,民科园东河北工业区厂房建筑面积已逾30万平方米。
  
  人民生活
  
  2002年,全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820元,比2001年增长5.8%;
  
  和风料理
  
  城市居民人均年纯收入1.32万元,比2001年增长10%。此外,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质素也有较大改善,在城区居民消费支出中,用于食品支出的比重下降,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的比重上升。
  
  科技
  
  积极实施"科技兴区"战略,狠抓了工业的技术改造、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知识产权、专利的申报注册工作,全年共有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有4个工业项目获省经贸委重点新产品财政补贴、7个项目获市科技三项经费补贴,1个产品被纳入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区总产值的22%。
  
  文化·体育
  
  成功地举办了"石岐完美杯龙舟邀请赛"、"石岐区首届男子篮球运动会"、石岐区庆祝"五一"表彰大会暨职工合唱比赛等60多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并获"全国城乡体育先进社区"等殊荣。
  
  计划生育
  
  继续坚持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制度,全面落实各项生育政策和节育措施,努力提高计生工作的整体水平,有效地确保了全区人口与计生任务的完成。全年全区四季共查环查孕14035人次,查环查孕率达98.75%,落实"四术"措施1120例。常住人口计划内出生852人,计划生育率达94.06%。
  
  侨务
  
  按照"结侨缘,打侨牌,聚侨心"的基本宗旨,组织举办了一系列华联联谊及商务活动,如参加了7个港澳社团的春茗活动、召开了侨委及工商企业家联席座谈会等。全年全区共接待海内外华联社团369人次,慰问困难归侨眷属48户,落实退还侨房96户119间1.66万平方米。
  
  环境卫生
  
  认真落实环境监理制度,对全区1900多间企业进行了日常检查监督,为588间企业补办了环境立项许可证,督促140间企业完善了环保处理设施,受理环保投诉451宗,投诉处理率达100%。全年全区共投入环卫建设管理资金1011万元,种植各类花苗、树木27814棵,清理雨篷梯间杂物14122处、余泥瓦渣杂物560吨,疏道下水道130461米,新建垃圾屋8间,处理各类违章12772宗。
  
  社会保障
  
  以关注社会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为宗旨,大力推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年为304户675人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为116名优抚对象、1300名残疾人解决了困难补助,为3.5万名职工购买了社会养老保险。
  
  神文明建设
  
  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在致力于经济建设、党的建设和各项社会行政事务改革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重点加强了广大干部职工和城乡居民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先后成功地组织开展了"一帮一"扶特困家庭活动,"寄家书、邮乡音、唤亲情、爱祖国"宣传教育活动?quot;新世纪、新女性"征文和演讲比赛活动以及"五好文明家庭"、"藏书十佳家庭"、"藏书十佳单位"评选活动。
  
  党建工作
  
  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在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上有了新的进步,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进一步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的党建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全年共换届调整基层党委1个,新建调整党总支部11个、党支部47个,发展建党对象276人,吸收新党员122人,接收市属转制企业党员690人。全区现有基层党委6个、党总支部16个、党支部286个。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全区各级组织和各有关部门,都能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维护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做到了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齐抓共管。本年度重点加强了对出租屋及流动人口的管理、安全文明小区建设和?quot;严打"、扫除"黄、赌、毒"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斗争,全年共立刑事案件2928宗,比2001年下降12.3%;刑事案件破案率为40.2%,比2001年提高9.1个百分点。
  
  民主法制建设
  
  紧紧围绕依法治区的总体目标,把常规性的法制宣传工作与普法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全年共举办普法培训班18期2000多人次,组织编写法制宣传资料100篇,办法制宣传栏24期,给厂企员工、学校学生上法制课8次,听课人数达10300人次,利用有线电视制作《法律知多些》专题节目50期,收到参加有奖活动的观众来信3000多封。此外,还启动了"石岐普法网",开设了"百姓律师"、"常用法律"、"以案说法"、"案件传真"、"维权问答"等栏目。
  
  社区建设
  
  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在制定社区改革和社区建设总体方案的基础上,采取了"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基本形式,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城中村"的改造和城市社区综合改革工作。全区共撤销"城中村"9个,组建地缘性和单元性社区38个,依法民主选举产生社区主任38名、副主任83名、脱产和非脱产委员148名,新增社区办公和活动用房近千平方米。
  
  教育
  
  教育资源整合取得新进展,校舍改造工程如期进行。投资8000万元的新中学和投资1000万元的启发中学正在施工建设,西厂小学、岐江小学的扩建改造立项和拆迁工作全面完成。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采取公开竞争的办法,成功选拔中小学中层以上行政干部74名,招聘优秀中小学教师74名。石岐是中山市中心城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名校名园林立,教育基础厚实,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普及程度高,教育综合实力处于中山市领先地位。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辖区内形成了与区域性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中山市的最高学府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中山电视大学、香山专修学院以及市内的绝大多数名校名园都坐落于本区。辖区内有中学8所,小学20所,幼儿园所。其中包括2所省一级中学,2所省一级小学,3所省一级幼儿园,12所市一级中小学。石岐区委、区办事处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区"之路,坚持把教育摆在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逐年增加教育投入,积极推进"校舍改造"、"教育信息化"、"名优队伍建设"、"教育创新"、"现代德育体系建设"五大工程,全面提升石岐教育的竞争力和社会凝聚力,创设全民重教育,全区办教育的社会大教育氛围。我区正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向"文化教育优越,居民素质优秀"的现代化文明城区迈进。
  
  石岐分部学校
  
  小学
  
  中山市实验小学、中山中港英文学校、纪中三鑫凯茵学校、中山市第一城小学、中山市第一小学、中山市高家基小学、中山市岐江小学、中山市石岐实验小学、中山市太平小学、中山市西厂小学、中山市烟墩小学、中山市杨仙逸小学、中山市员峰小学、中山市张溪郑二小学、中山市厚兴郑伟权学校、中山市博爱小学、中山市杨仙逸小学体育路学校、中山市中心小学大信学校
  
  初中
  
  中山市华侨中学、中山市建勋中学、中山市北区中学、中山市启发中学、中山市石岐中学
  
  高中
  
  中山市华侨中学、中山市杨仙逸中学
  
  高等学校
  
  中山市广播电视大学
  
  校舍改造工程
  
  石岐区从2002年起,全面启动校舍改造工程,用三年时间,投资1.5亿元,通过新建、扩建、合并异地重建等形式对本区内8所学校进行改造。其中包括新建一所42个班规模,占地53450平方米的初级中学;拆迁129户住宅,规划8640平方米土地,建西厂小学新校舍;拆迁27户住宅,增加学校用地2600平方米,扩建启发中学;拆迁住宅19户,增加学校用地3700平方米,扩建岐江小学等。校舍改造工程完成后,取消12个班以下办学规模过小的学校,使校舍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基本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为学校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教育信息化工程
  
  以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新一代公民为宗旨,以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为核心,建立与日趋信息化的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数字化教育教学环境,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到2002年底,全区所有中小学全部建起标准的电脑室,中小学全面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80%以上的中小学有多媒体电教室;30%以上学校建成计算机校园网;所有学校都实现了光纤或专线上网;全区中小学人机比达到10:1。
  
  在信息化建设中,各中小学十分重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广大教师充分挖掘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优势,开发各科多媒体教学软件累计超过500课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同步提高;学校网上图书馆、教育网站在教育管理和教与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旅游
  
  中山市博物馆
  
  中山市博物馆位于中山市城区中心。该馆成立于1984年,隶属市文化局,馆址是1921年兴建的侨立医院,为中西合壁的庭院,主楼三层,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辟展室6间,基本陈列为《中山历史文物展》、《中山市革命斗争史》、《中山市华侨史》。楼下为临时展厅。
  
  馆藏文物近8000件,主要是我市出土的新石器时期至晚清的历史遗物及革命文物、华侨文物等,尤其是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器物,为研究珠江三角洲古代史的有力左证。
  
  狮山海蚀遗址
  
  狮山海蚀遗址位于沙溪圣狮村西面,据中国科学院广东地理研究所已故中山籍地理专家何大章等考证,该遗址是中山境内尚存二处海蚀遗址之一,属5000年前地壳变化而形成的古海地貌,属白垩纪红砂岩砾石地质,其海蚀洞、海蚀崖、海蚀平台等在珠江三角洲现存海蚀遗址中,是最完整的地质标本。该遗址现存面积75亩,约5000平方米,海拔为29.4米,山下原有明阁和三仙娘小庙,现明阁已毁,只存1990年重修的小庙一座,庙内有清光绪甲午年(1894年)科举人彭炳纲(圣狮人、中山著名教育家和书法家)手书"松风水月"木匾一块。[1-2]
  
  石岐区对外交通
  
  轨道:城际轨道中山北站(石岐站)(可到达目的地:广州南、珠海(珠海北)、经小榄站到达新会站)
  
  巴士:中山巴士在石岐区设有最全面站点。
  
  公共单车:中山公共单车在石岐区设有最全面站点。
  
  城际巴士:在中山国际酒店对面的中山交通大厦中山汽车总站(可到达香港、澳门、广州、东莞、珠海、深圳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