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设计灵感之源

 

  1928年,法国珠宝巨匠卡地亚受印度帕蒂亚拉(Patiala)的土邦主Maharaja Sir Bhupindar Singh之托,为他设计一系列奢靡到极致的全身成套珠宝。这个故事向来被奉为印度风珠宝历史的最辉煌事件。1998年,这条“Patiala”项链重现伦敦,但破损程度令人揪心:仅剩五条镶钻白金链,七颗巨钻不翼而飞。卡地亚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他们在短时间内小部分地重现了它的光辉——以立方晶锆填补原装钻石留下的嵌托,以色泽近似的人造红宝石代替原装的缅甸石。

  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度这个灵感之源暂时“枯竭”过一段时间,欧洲的设计师们在战后的萧条中不得不寻求新的缪斯。珠宝设计以简洁和纯朴为主,工业化、简约摩登的风格确立。

  近年来,也许是因为印度电影的兴盛,美艳绝伦的印度美人频频在好莱坞亮相,珠宝鉴赏家又把目光重新投注在了印度这个神秘国度,甚至试图去碰触它长达5000年历史的珠宝传统工艺。

  这方面,卡地亚又是首当其冲。其“神秘印度(Inde Mystérieuse)”珠宝系列于去年9月在伦敦发布。现场无处不飘垂着印度沙丽,简直把兰开斯特宫(Lancaster House)打造成了拉其普特宫殿。舞台上,人们恍然看见戴着帕蒂亚拉项链的土邦主那美艳的凝视。而82款“神秘印度”新珠宝亦是对印度风重返时尚界的致敬之作。“这系列的珠宝价值1亿美元”,卡地亚的传承总监Pierre Rainero说,“大部分独一无二的珠宝都在数天内售出。”接着,卡地亚将追加制作其中的48款设计,单件价格约在4万美元到55万美元之间。

  在今天的奢侈品市场,尤其是高级珠宝的价格正在无限度飙高。“现在人们热衷于拥有最罕见的东西,并把这些东西打上设计的印记,还不希望它变成主流。”珠宝设计趋势预测机构Trends Jewellery Forecasting的创意总监Paola De Luca说。当迪奥、宝格丽等珠宝商,甚至拥有配饰系列的服装品牌都在寻找印度风格灵感的时候,伦敦一家珠宝精品店Kabiri的经营者Nathalie Kabiri总结道:“老练的顾客非常青睐印度风格珠宝,因为这些珠宝看起来神秘、悠远,并且带着传承异域文化艺术的使命感,令人肃然起敬。”


  相关资讯有:珠宝设计思维的拓展探讨   珠宝设计中探寻对意境美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