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台方案加快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进得来 干得好 留得下 融得入

为加快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优化港澳青年来江门就业创业环境,进一步支持和鼓励港澳青年到江门就业创业。日前,我市出台《江门市关于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正式印发。《方案》指出,到2025年,各市(区)至少配套一家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基本建成“1+7+N”孵化平台体系。

    分两个阶段进行建设

    《方案》对标新时代深化粤港澳合作新任务、新要求,立足“统筹兼顾,科学谋划”、“开拓进取,争创一流”、“因地制宜,互利共赢”和“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四个基本原则,依托广东(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等创业创新平台,开拓工作思路,发挥侨乡优势。

    《方案》把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工作目标分两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到2020年,依托中国(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初步建成以珠西先进产业优秀人才创业创新园、珠西创谷、江门市火炬高新技术创业园、高新区总部科技园、中科创新广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文创小镇、江门市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孵化载体为重点的港澳青年(江门)创新创业基地平台,实现港澳青年进入基地创新创业的政策障碍基本消除,港澳专业人才在江门就业创业渠道基本畅通。在江门就业创业的港澳青年公平普惠地享受各项就业创业扶持、人才、社会保险政策和基本公共服务,初步实现政策衔接和服务协同。江港澳创新创业合作进一步深化,就业创业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点突破。

    第二阶段到2025年,各市(区)至少配套一家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以珠西先进产业优秀人才创业创新园为核心,同时发挥珠西创谷等载体的带动作用,基本建成“1+7+N”孵化平台体系。基本建成港澳和江门三地就业创业、人才政策和服务体系协同机制,零障碍顺畅流动就业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各类资源要素实现自由便捷流动。港澳和江门共同参与基地建设运营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全面实现政策衔接和服务协同。

    十五项措施打出“组合拳”

    为推动《方案》的落实,进一步扩大港澳青年来江门就业创业规模,全面提升在江门的港澳青年的国家认同感、文化归属感、生活幸福感。《方案》打出“组合拳”,提出了十五项建设措施,招招“有力”。

    十五项措施分别是健全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加快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深入推进江门“侨梦苑”建设、深化区域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建设“乐业五邑”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人力资源产业蓬勃发展、降低港澳青年创业成本、营造宜居宜业的工作生活环境、加强与港澳教育领域合作、举办高质量创业活动、积极对接港澳民间社团组织、打造高层次平台对接港澳人才、鼓励港澳青年到我市开展交流、推动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广泛开展各类宣传活动。

    《方案》从政策体系、基地建设、机制改革、平台服务等方面出发,设身处地为港澳青年着想,通过加强金融、文化、教育、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借助各类活动的支撑,倾力为其打造出一个成本低、宜居宜业的工作生活环境,推动实现港澳青年在江门“进得来、干得好、留得下、融得入”。

    为保证措施的顺利实施,《方案》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在江门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港澳居民就业创业专项小组,负责对全市港澳居民就业创业专项工作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

    二是要强化资金保障,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对于重大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财政的支持,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要加强检查评估。专项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检查工作进度,总结交流工作经验,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促进工作有序推进,必要时委托专业机构对基地建设相关情况进行跟踪评估,推进项目执行到位。

    □文/江门日报记者 陈敏锐实习生/毕松杰

(责任编辑:梁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