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对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出新判断和提出新要求,要求加强境外输入疫情防范,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特别是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等重大举措。对此,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许晓雄认为: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重大举措将提振市场信心,对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具体到我市,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当前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下降,面临较大压力。对此,我市前一阶段陆续研究出台“复工复产30条”“两个统筹40条”,还有即将出台的“保持财政平稳运行28条”等政策措施。接下来,我们必须充分把握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带来的扩大投资、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历史性的时间窗口,用好财政政策工具,对冲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有效扩大内需,全面做好“六稳”工作,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政治局相关会议精神,针对我分管的工作,主要谈几点想法。
一、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政府投资要加码提速。加紧项目储备,积极争取债券规模。充分发挥国资功能,加大重点项目融资力度。加强政府资源的整合和统筹,推动“新基建”投资。加快建立推进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建设资金统筹机制。切实加快在建和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
二、推进企业实现稳产达产,复工复产要精准施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加快兑现复工复产各项财税政策。
三、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提升财政支出的有效性,实施全面绩效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