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教研团队、实施名师工程、成立镇教师培训中心……在推进课改过程中,龙江紧抓教师队伍建设,多措并举,进行大胆探索,支持教师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鼓励教师形成个人教学特色和风格,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盘点即将结束的2020年,龙江教师队伍整体面貌良好,主动创新教学,兢兢业业,勤恳耕耘,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龙山中学教师张志荃
她的答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人物档案:龙山中学教务处副主任,任教道德与法治科目,曾被评为“顺德区优秀班主任”“顺德区我最喜爱的教师”等。
张志荃从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龙山中学任教,迄今已经是第十个年头。这十年,她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龙江镇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其间还获得“顺德区优秀班主任”“顺德区我最喜爱的教师”等多项荣誉。这十年,她也见证着龙江教育的变化与发展。
张志荃除了是龙山中学的教务处副主任,还任教道德与法治科目。她是一位擅长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的教师,她的教学理念是“在生活中学习”。
“通过创设情景层层深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书本上的知识点,同时学生面对具体情境更有话可说,也会有意识地把书本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张志荃介绍,像之前上“促进民族团结”一课,她会以勒流江义中学的西藏班为主线,先让学生通过网络等方式了解西藏班的情况,然后与学生分享本校两位与西藏、四川凉山州民族学校结缘的老师,让学生发现民族团结就在自己身边,从中引导学生思考设立西藏班的意义。
虽然任教十年,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但张志荃仍然踊跃参加各项教学竞赛,促使自己不断成长。在今年龙江举办的“龙江镇初中道德与法治基于真实情境下问题驱动教学设计比赛”中,张志荃斩获了一等奖。“现在的教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书本的知识,更提倡教学跟生活、社会结合,让学生能主动了解社会,积极参与生活。”张志荃认为,龙江举办的这类比赛非常贴近学生实际,很符合现在新课堂发展的要求,也让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任教期间多次被评为“最喜爱的老师”,对此,张志荃认为,跟学生相处需要“一心一意”。“很多孩子在中学阶段就开始萌生自己的想法,他们需要‘被看见’和‘被需要’。作为教师,我们要创造机会让他们在班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张志荃看来,“一心”是同理心,学会理解和尊重学生,“一意”是注意,要多关注学生的变化,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予以指引。
近年来,龙江将教育上升为“一把手”工程,在教育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多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对此,张志荃深有感触。“从我刚进入教师行业时,龙江全镇的专职心理教师主要集中在高职中,到现在覆盖到初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队伍越来越庞大。”张志荃说,这反映出龙江教育不仅仅关注教学质量,更关注学生全方位的健康发展。
感言:做好教育需要一心一意,我的教学理念也很简单,那就是“在生活中学习”。
里海学校教师李健聪
他的答卷:师他人之长以自我探索
人物档案:里海中学教务处主任,任教信息技术科目,近年参加个人教师竞赛获区级以上奖励有22项,辅导学生参加比赛获国家级奖项有6个。
今年是里海学校教师李健聪走上讲坛的第14年,他一直觉得很幸福,“毕业后依然能回到校园工作,和充满青春能量的同学们相处,我的心态能够保持年轻,更能跟上这个时代。”
在学校里,李健聪负责信息技术科目的教学和教务处工作。近年来,李健聪参加个人教师竞赛获区级以上奖励有22项;辅导学生参加比赛获国家级奖项有6个,省级奖项有15个,市、区级奖项有45个;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比赛获集体奖有6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去年8月,李健聪因表现出色获得了顺德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他说:“感谢学校和上级部门的认可。在工作中,能够和学生们一起成长,看着学生在自己的教育下,由懵懂无知到学识渊博,才是欣慰和快乐。”
在今年龙江镇举办的科创节中,李健聪和老师们带领学生获得了特等奖5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在区赛中,里海中学又获得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
成绩来之不易!李健聪坦言,组织师生参加一些集体性和选拔性的比赛最为艰难。因比赛项目多,投入经费多,动员师生多,花费时间多,耗费精力多……为了备战今年顺德教育创客大赛,里海学校的科创指导团队和学生,牺牲了大量的午休时间、周末休息时间来训练。“几个月下来,不记得有多少个不眠之夜,经历了多少次苦思冥想和失败困扰,屡败屡战才攻克难关。”所幸的是,不管经历过多少挫折,也不管还要面对多少困难,李健聪仍然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在育人路上,李健聪不仅善于自我探索,也善于向他人学习。从教多年,让李健聪深感佩服的是学校的黄冠兴老师。虽然年近退休,但黄冠兴老师始终如一为学校默默地付出,任何工作任何同事有需要都能随叫随到,并努力完成。李健聪说,黄老师做事认真细心,经常加班加点完成学校工作,受到全体师生的尊敬,非常值得学习。
感言: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因为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为了学生的成长。
龙江实验学校教师蒋梦丽
她的答卷:为一句话的表达反复研究
人物档案:龙江实验学校语文老师,曾获全国生命教育高峰论坛优质课奖、广东教育学会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成长研究项目优秀课例教学设计二等奖等荣誉。
蒋梦丽曾获全国生命教育高峰论坛优质课奖、广东教育学会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成长研究项目优秀课例教学设计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今年4月,蒋梦丽带着满腔的热情来到龙江实验学校,负责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同时,她也是一名班主任,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做着最光荣的工作。蒋梦丽钟爱教育事业,10年的耕耘,不光在学生的心里播撒了知识的种子,爱的幼苗也深深在她的心中扎根成长。她坚信,只有一心一意善待每一个学生,才会在教育教学上喜获丰收。
来到龙江仅仅大半年,蒋梦丽参加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能力大赛就获得了龙江镇特等奖第一名、顺德区一等奖以及佛山市小语十大教学能手等多个奖项,成为实至名归的“龙江教坛新秀”。
比赛的结果喜人,但过程是艰辛的。为准备比赛,蒋梦丽在学校校长刘晓红的指导下,早早就紧锣密鼓筹备比赛。蒋梦丽首先进行了说课稿的初备,备课成员们马上进行了修改建议,同时进行分工协作——研究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确定目标、设计过程、制作PPT等。
紧接着,就是没日没夜的演练、修改、再演练、再修改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备课团队群策群力,分工合作,大家常常因为一个设计的意图、一个环节的设计,甚至是一句话的表达,反复研究,精雕细琢,工作到深夜。
蒋梦丽非常庆幸有这样专业和可爱的同事,“她们是我的好同事,更是我的引路人。磨课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我却在深入理解课程标准、准确解读教材、反复重建教学设计的过程当中迅速地成长了起来,真可谓是‘痛并收获着’。”
多少个夜晚,蒋梦丽和团队成员一起在夜色朦胧的校园里奋斗,看到团队成员在空旷的校园里此起彼伏地思辨,她的内心除了装着比赛,更装着无尽的感激。
这次赛课对蒋梦丽来说,过程的意义远大于结果的价值。因为她真切地感受到,课堂教学中只要做到脑中有理论、眼中有学生、胸中有教材、手中有特色,就一定能在教学研究这片广阔的海域里享受搏击风浪的乐趣,领悟到“不为彼岸,只为海”的人生意义。
感言:课堂教学中要做到脑中有理论、眼中有学生、胸中有教材、手中有特色,不为彼岸,只为海。
龙江外国语学校教师蔡结稳
她的答卷:拨动学生内心深处的那根弦
人物档案:龙江外国语学校数学老师,曾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佛山市“优秀班主任”、顺德区“优秀辅导员”顺德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自1996年大学毕业,蔡结稳就来到了龙江,曾经任教于丰华中学、龙山中学,去年随着学校正式办学来到了龙江外国语学校。
24年来,蔡结稳深受中学老师和班主任影响,“如果将来能成为一名他们那样的老师,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教授给学生,让他们快乐成长,那是件多么伟大的事情。”工作多年,蔡结稳总结道,教育就是要尊重孩子的成长,用平和的心态教育孩子心态平和。
作为龙江杰出的教育工作者,蔡结稳个人成绩突出,曾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佛山市“优秀班主任”、顺德区“优秀辅导员”、顺德区“优秀班主任”,先后被评为龙江镇 “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 “优秀教师”“先进女教师”“教学高手”。在学校里,她多次获得“培优扶困”能手“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最受学生喜爱老师”等荣誉。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蔡结稳具备理性的思考方式和清晰的逻辑思维,在教学上创造了一个个优异成绩;作为班主任,蔡结稳又拥有着关爱学生成长变化的细腻和温柔,多次及时解决学生面对的困惑。
蔡结稳班上曾经有一位父母离异的同学小静(化名),三姐弟自小都是生活在阿姨家,初二转学到蔡结稳班里。刚好那一届学生从初一级就开始课改,每位同学上课都很积极大胆地抢答。内向的小静因为陌生,跟不上班级的教学节奏,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几次向阿姨哭诉没有信心学习和交不到知心的朋友。
蔡结稳得知此事后,马上安排了一名性格开朗、活泼幽默的女生与她同桌,让学习小组的同学多和她聊天,帮助她适应课堂。课后,蔡结稳也经常找小静聊天,了解她内心的困惑和需要,帮助她恢复自信。
慢慢地,小静把心事都和蔡结稳诉说,说她很想念妈妈,虽然阿姨对他们都很好,但还是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蔡结稳又联系上小静妈妈,希望通过家校共育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不久,小静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成绩也提高了,数学常常可以考到优秀的成绩。
感言: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弦,要想真正拨动这根心弦,教师就要以平等的地位去倾听学生的心声。
龙江外国语学校教师卢昱先
他的答卷:帮助孩子圆版画艺术之梦
人物档案:龙江外国语学校美术老师,曾获得顺德区美术学科青年教师能力大赛特等奖(第一名)、佛山市美术学科十大教学能手等奖项。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的龙江外国语学校美术老师卢昱先,任龙江镇美术教研员、龙江镇教师培训中心讲师,其个人作品多次被广州美术学院留校收藏并获奖,并培养学生获省奖项6项、市奖项40项、区奖项62项、镇奖项155项。
据悉,2012年高考揭榜时,《绘画高手卢昱先:7所高校由他选》一文被登载于《海南南国都市报》。自小喜爱画画的卢昱先拥有一个艺术梦想,他希望让更多有着艺术梦想的孩子,接受更专业的教育,最终确立了当一名美术老师的理想。
从教五年来,卢昱先积极探索版画美育课程,踊跃参与各级各类比赛并从中脱颖而出,曾获顺德区美术学科青年教师能力大赛特等奖(第一名)、佛山市美术学科十大教学能手、龙江镇“最喜爱教师”、顺德区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记者了解到,今年11月,卢昱先参加了佛山市美术学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作为代表顺德区参赛的老师,他倍感压力,备赛期间他抓紧每分每秒练习绘画,细心打磨作品的每一个细节,追求精益求精,即便是在国庆假期里,也全身心投入备赛。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激烈角逐,卢昱先最终获评为“佛山市美术学科十大教学能手”称号。
“佛山市自古以来就有版画的传统,我想现代的中学生有责任去了解这些文化现象,把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卢昱先如是说。作为龙江外国语学校版画特色项目的负责人,他坚持认真上好每一门课程,并积极参加各类版画活动,指导学生在绘画比赛中多次获得傲人的成绩。卢昱先介绍,自龙江外国语学校版画社团开设以来,学生社员共获2项国家级奖项、13项省级奖项、19项市级奖项和22项区级奖项,学校编印了版画校本教材《印迹》,并因版画特色项目荣获“佛山市第三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的荣誉称号。
“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龙江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福音。龙江大力推行高效课堂、强化教师培训、加大奖励力度、加大教学硬件投入等举措让龙江师生受益。”卢昱先表示,龙江外国语学校开设“印迹”版画第二课堂,每周不少于2节课,筛选优秀学生进行培优;并且学校配有完善的功能场室,专业美术教室6间,版画机6台,满足开展版画课程的硬件条件;同时配有美术展览室,可用于展示学生作品和对外宣传学校的版画特色,营造浓郁的校园版画艺术氛围……这些,都是版画传统优秀文化传承的推动力。
感言:希望更多有着艺术梦想的孩子接受到更专业的教育。
龙江城区中心小学心理教师张艳云
她的答卷:做学生童心的守护者
人物档案:龙江城区中心小学心理老师,龙江教坛新秀。
在龙江,谈及最具童心特色的学校,必然是城区中心小学。在这里,“童心教育”是办学思想,“化育童心,至诚至真”是办学理念,老师们的教研教学工作都围绕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开展,包括学校唯一一位心理老师张艳云。她是“童心教育”的践行者,平时犹如孩子们的“大朋友”,和他们一起玩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在与孩子们打成一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儿童的潜力以及发挥儿童的天性。
“孩子们身上有美好的童心特质,爱冒险、好奇心强、天真活泼,这些特质时常会给我带来一些启发,让我不断思考如何设计符合他们口味的课堂,我想这大概就是教学相长吧。”三年前毕业的张艳云在龙江城区中心小学开启了她的教育事业,学校实行“童心教育”既给了她挑战的机会,也给了她成长的平台,让她得以迅速站稳讲台,她的心理教育风格也从纸上谈兵的理想型转变为躬身入局的实干型。
“童心教育是要让孩子成为孩子,这要求我们要理解孩子、会理解孩子、能理解孩子。小学生有他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这些都是我们开展童心教育的基础。”张艳云认为,要做好儿童的心理教育,一定要熟悉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然后还要掌握和儿童心灵打交道的能力。在心理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的人格品质,还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能力。
今年的疫情是对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一场大考,得益于平时工作的扎实,龙江城区中心小学迅速、有序地做好孩子们的疫情心理防护宣传和教育。复课后孩子们的心理状况都比较良好,表现依然积极活泼。
虽然张艳云只是龙江教坛里的一名新人,但三年来龙江推进“优教龙江”的每一项举措,让她充分感受到龙江政府对教育和教师的重视。“例如龙江教育局评选星级教师,对老师而言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同时也能作为教师的个人成长指引。”张艳云说,星级教师的评选条件都是具体的,老师们根据这个量化条件就可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确定自己成长的方向。
“龙江要发展高质量教育,意味着教师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也要与之同步。我们要做推进发展的动力而不是阻力。”张艳云的奋斗目标是,通过潜心钻研和扎实做好心理各项工作,不断提升自我,向一名优秀心理老师的角色迈进。
感言:教师一定要有教育自信,相信自己、相信龙江教育,一起努力推进龙江教育高质量发展。
专题策划/珠江商报记者吕红红 策划统筹/珠江商报记者吕红红 蒋云仙
文/珠江商报记者蒋云仙 何烷筠 卢优玲 林翠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