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市财政局获悉,今年以来,市财政局坚持提前谋划,研判政策,用好、用足、用活政府债券政策,全力争取债券额度,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截至目前,全市共获得105.95亿元债券资金,其中新增专项债券额度84.5亿元,再融资债券资金11.69亿元,抗疫特别国债9.76亿元。
据了解,当前我市正奋力抢抓“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以大融资大投入推动大建设大发展。未来5年,投入重大基建项目的市级财政资金总需求将超过1400亿元。而资金是打好交通大会战、打赢交通翻身仗的宝贵资源和重要支撑,政府债券是积极财政政策和逆周期调节的重要工具。
为了充分发挥政府债券资金的作用,中山市财政局今年以来积极用好省关于加大政府债券对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支持力度等政策,积极争取债券资金,破解“钱从哪里来”难题,助力保障中山打赢重振虎威开局战,加快高质量崛起。
一方面开大“前门”增投资,主动谋划优质项目,着力拓宽投融资渠道,拓展举债空间,聚焦基础设施补短板。另一方面严堵“后门”防风险,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严守政府债务风险“底线”,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新增债券申报、分配、支出、偿还全过程闭环管理。
市财政局聚焦重大项目建设,科学合理分配债券发行额度。重点保障东、西部外环高速公路、深中通道、中心组团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提升工程、翠亨新区生物医药智创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提升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明确项目单位主体责任,加快项目推进和资金执行,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2020年获得债券资金总额、项目单位数量、发债项目数量均创近年来新高,为我市着力破解大发展大建设“钱从哪里来”的资金困局作出了较大贡献。
接下来,市财政局将继续加强债券项目储备、辅导、整合和优化,争取更多债券额度。同时,加强政府债券全周期管理,落实债券还本付息资金来源,通过再融资方式优化债券期限结构,确保政府债券按期还本付息,不发生政府债务违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