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在建施工项目添堵 车流量激增路口排长龙


   多路段施工是城区交通拥堵的主因。图为坦洲快线A段。本报记者 黎旭升 摄

昨日,记者从市公安交警支队获悉,上个月初以来,交警部门将主城区疏堵保畅作为工作重点,用多种“招式”缓解交通拥堵现象,并收到一定成效。与此同时,交警部门还组织第三方对主城区的拥堵原因进行了调研,发现很大一部分拥堵事件主要因为道路封闭施工、车多路少及交通事故等引发。

拥堵原因一:施工

据统计,目前我市主城区在建施工项目多达20个,如南外环路就包含南外环跨线桥(坦洲快线)项目、金字山互通主线桥及CD匝道围蔽施工、南外环路城桂路口到南外环路新安路口(中开高速公路城桂路高架桥和东苑南路主线桥)、博爱七路(逸仙路至市交警高速大队段)主道、辅道(中开高速公路二期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南环路与永安一路交汇点东向、南外环路与105国道交汇点东西向(中开高速永安一路分离式立交、G105分离式立交施工作业占用南环路、南外环路部分道路施工等7个路段(具体位置见附表)。

这条城市快速路多路段的施工,导致这条东西走向的大动脉几乎断流,绝大部分车辆只能绕行博爱路,从而导致博爱路车流量爆满,不可避免出现拥堵。

G105线中山沙朗立交(G105沙朗至古鹤段工程及市政配套工程)的施工,又导致主城区南北走向西区片区的车流量暴增,从而引发周边路段的拥堵。

拥堵原因二:车多路少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57万辆,且以每个工作日新增超过800辆的速度增长;另外还有外地号牌摩托车约60万辆、电动自行车约120万辆。而近年来我市新增道路里程少,中心城区的南北外环路、博爱路、兴中道、中山路和起湾道等主干道早晚高峰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去年开通的长江路也趋于饱和。

以长江路-博爱路路口为例:这一片区周边道路系统由中山五路、博爱路、长江路构成主干道网。内部支路有后朗街、东江路、连丰路、永丰街。此外,长江路沿线设有直行下穿隧道以及高架桥,下穿隧道直行车可经匝道右转进入长江路-博爱路北进口,另可直行上高架桥去往南外环路-长江路路口。

另外,该片区还包括联通广场及博爱六路、博爱七路两大块区域,商业、餐饮业、办公楼和中山市东区艳阳学校等交通吸引点,加上长江路沿线路段开通后,部分车流在从长江路沿线快速驶来,汇聚在长江路-博爱路北进口,导致这一路口北往西,以及南行车辆增多,但长江路、博爱路主、辅道进出口均为单车道设置,仅供一车逐一排队进入,高峰期间过大的交通流常常造成排队过长导致的拥堵回溢问题。

相关新闻

交警疏堵保畅取得一定成效

针对我市近期早晚交通高峰期拥堵状况多发的实际,11月初,市公安交警支队启动疏堵保畅百日行动,根据不同情况“对症下药”,通过媒体、导航平台发布主城区45个早晚高峰期交通拥堵点、段,提醒市民绕行,每个工作日早晚交通高峰期组织近500名警力非工作时间上路,重点维护重点路段,交通事故路段,交通设施故障路段,主干道维护、占道施工路段及学校周边上学放学时段的交通秩序,指挥疏导各拥堵路段(学校、商圈、公园等)的车流人流。

与此同时,交警部门采取警力跟着流量走的原则,针对性延长铁骑勤务时间,指引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协助群众处理车辆故障;实施视频岗24小时运转,依托视频专网、指挥云平台、智慧交管2.0、高德城市大脑等平台系统,对全市路况进行全面感知,预判或发现拥堵立即调度警力处置;按照各主干道流量情况适时调控红绿灯放行时间;在长江路辅道、东苑路法院对开等多个路段设置隔离护栏163米,规定车辆左转或掉头行为,并组建无人机服务队开展“空体一体化”巡逻防控工作,通过“空对地”的巡航,查看交通流量情况,即时发现、处置拥堵状况。

目前,中山城区路面早晚堵塞状况有所缓解,此前的多数拥堵路段仅现缓行现象,少数路段拥堵时间不超过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