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诚儒再发感慨,大牌导演都无权选演员了,资本决定到底用谁

10月27日,李诚儒老师的《戏儒人生》第八期上集已经可以线上观看。在这一期当中,李诚儒老师聊警匪剧内容,继而聊到了当年自己帮助导演在上百张照片当中选取女主角的事情。从而,李老师感慨,当年导演还是有角色演员的选取权力的,而如今,导演只能安排一下拍摄、车辆和住宿了,真正决定演员选取问题的,成了影视资本。



在这一期当中,李诚儒老师并未沿着演员角色选取权的事情继续往下说。在一部影视剧作品当中,一个角色,应该聘用哪位演员,曾经确实是导演说了算。而如今,随着影视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壮大,导演的话语权已经被削减,确实出现了影视资方甚至于平台方决定演员人选的问题。这种新的现象,值得深入探讨一下。



影视资方和平台方在演员聘用上的话语权,显然已经超过导演。这种现象,也主要出现在流量剧作品当中。李诚儒老师在节目当中感慨的,一亿五千万的投资压在一位女演员身上,靠谱吗?说的,其实就是不少的流量剧,就是为流量明星量身定制的,这些剧,不是以剧本为主导,而是以流量明星为主导的。流量明星之外,其它的影视内容,都是配菜罢了。而影视公司和部分平台要捧流量明星,也是处于市场盈利的考量。



对于影视资方而言,通过一部或者多部影视剧作品,去捧出属于自家公司的明星艺人,显然是商业运作上的考量。这么做,即使一部或者连续几部电视剧在播放成绩和观众口碑上都不理想,但至少自己公司旗下的明星艺人获得了知名度,甚至于有成为流量明星的可能性了。这么下来,这批艺人,在其它商业活动当中,便获得了更多的可能性。所以,从影视资方的角度讲,它们抢夺了导演的演员选择权,也是必然。



影视剧的播出平台方,对影视资方投拍的影视剧作品,在演员选取上,有建议和导向作用。在很多播出平台当中,会基于演员的咖位等等因素,对电视剧作品进行评级。评级高的作品,会获得更好的版权费用,市场推广,和平台内部资源支撑等等。因为这个平台方的评级存在,所以很多资方非常尊重平台方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愿意采用平台方推荐的流量艺人。因此,影视剧播出的平台方,其实间接上实现了对于影视剧演员选取权上的把控。



目前,有一个新的现象,那就是大量的青年演员艺人,开始直接签约平台方,成为平台方旗下的艺人。这么一来,只要在平台上播出的影视剧作品,均要考虑这些艺人的先选权。而无法签约平台的青年艺人,甚至于真的出现了无戏可拍的局面。我们很多中年女性艺人抱怨说无戏可拍,这还是不够真切的抱怨。那些没有签约平台,刚刚影视学院毕业的青年演员们,才是真的没有戏拍,很多甚至于被动签约,成为某些公司想要打造的流量艺人。



影视行业目前的状态是,流量优先原则。什么是流量优先呢?就是平台们开始运用流量大数据的方式,进行以往数据上的测算,那些流量指数高的艺人,必然获得更好的影视资源,尤其是获得平台方和影视资本方的青睐。而平台运用的流量大数据的运算,能够算出的,只有具体的数据。而这些数据,是有维度控制的。所以,不少青年艺人不得不制造自己的这些维度上的数据,从而获得被选取的机会。



目前,网络大数据运算演员艺人的网络指数,最大的问题在于,很多形成数据的内容,可以进行运算,但是很多质量层面上的内容,则无法运算。一位演员,演技非常出色,演出的作品,也是质量非常之高。但是,其偏向文艺与深刻,没有形成什么流量数据。那么,这样的演员,是好演员呢,还是坏演员呢?在我们的网络大数据当中,这样的演员,属于需要谨慎选取的演员,是不建议选取的。数据,无法测算质量,这是数据运算的大问题。



其实,无论是导演说了算,还是资本说了算,都存在自己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当然,让导演说了算,等于把影视的创作权力还给创作者。可是,一部电视剧作品,导演出钱了吗?没有出钱的话,他能否保障为这部电视剧负责任呢?拍好了,成绩归导演。拍坏了,导演也没有经济上的责任。也正因如此,很多影视公司把演员的选择权牢牢把控在自己手里了。



在导演和资方之间,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第三者”存在,那就是制片人。制片人要双向负责,向导演负责,也要向影视公司负责。目前,业内一直在探讨制片人制度,尤其是专业的制片人体系问题。很多导演和影视资方争执的权力,能否让制片人这个角色去承担?这是业内在普遍思考的问题。(文/马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