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 内外同频造教育生态


  文/珠江商报记者林翠媚

  家庭教育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大良街道积极创新学校、家庭合作机制,成立街道家庭教育指导组和工作室,联动各中小学幼儿园深挖教育资源,拓宽教育渠道,创新共育方式,举办多样活动,丰富教育内涵,构建了“学校主导、家庭支撑、社会参与”工作机制,形成家校共育良好局面,丰硕成果深受家长、教师和学生认可。

2020 年10 月17 日,第八届凤城教育文化节之生命教育论坛在成美中学进行。图为参与论坛的嘉宾一同进行分享碰撞。/珠江商报记者周焯杰摄

  创新机制营造良好共育氛围

  10月17、18日,两场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思想“盛宴”先后在成美中学、西山小学精彩呈现。这是第八届凤城教育文化节的重头戏——第八届大良街道生命教育论坛和第四季凤城山长讲坛,以优秀案例带来启发,以创新思维激发灵感,受到了与会教师、家长的一致好评。

  两大活动是大良高质量推进教育理念创新的重要举措,尤其是今年以“家校共育,从心出发”为主题的生命教育论坛,对家校互动再次深入探讨,体现了大良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融合的重视。

  孩子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因此大良一向非常重视家校共育建设,除了开展生命教育以外,街道教育办公室不断推进家校合作机制创新,成立街道家庭教育指导组和工作室,构建“学校主导、家庭支撑、社会参与”工作机制,形成家校共育良好局面。

  在大良街道教育办的指导下,各学校幼儿园结合实际,开展各具特色的家校共育活动。家长学校、家长义工、家校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家校活动,共同构建出目标一致、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的和谐教育场所,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撑起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

  搭建平台促进家长自我成长

  近年来,大良街道在开展创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取得显著成效,街道教育办公室先后被授予“全国生命彩虹奖章”、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镇(街)。2015年本真未来学校被评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2018年街道中小学幼儿园全部通过“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基地”验收;梁开中学、文安幼儿园、顺峰初级中学、本原小学、本真未来学校先后被评为“佛山市优秀家长学校”,西山小学、世纪小学家长委员会被评为佛山市优秀家委会。

  为适应教育发展变化,大良街道仍在不断探索家校合作新模式、新思路。今年6月,大良街道启动家校共育实验区建设,实行家长学分制,让大良辖区的家长以网络微课以及现实课堂等方式参与学习,以良好的学习态度带动和引领孩子的成长,打造家长和孩子“同入学—共成长—齐毕业”的有大良区域特色的家校共育品牌。

  家校共育实验区建设得到家长称赞和欢迎。顺德本真未来学校学生家长侯小姐认为,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家长也要学习、成长。“我们很需要政府和学校给我们提供指引和平台,家长学校平台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们学习家教知识,交流经验和提升素养的需求。”

  优秀案例

  大良世纪小学

  携手家长义工共育孩子未来

世纪小学每学年举办家长义工颁奖礼。/大良教办供图

  家长义工是大良世纪小学的一块金字招牌,该校构建了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的融合互动机制,形成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

  在世纪小学,家长义工深入参与学校安全管理。他们以学校周边交通协管为主阵地,同时密切关注学校的校园安全、校舍安全、饭堂食品卫生安全。

  世纪小学学生家长不但“用时间出力气”做义工为学生服务,还乐于“用学识站讲台”做老师参与亲子义工课程建设。在“共育”课程中,家长讲师团上讲台,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课程。同时,家长义工也在假日参与亲子义工服务课程,如周六在学校生态园开展亲子农场活动。“共长”课程包括家长伴读,帮扶有需要的学生,引领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

  为了建设与学生一同成长的共育型家长群体,世纪小学通过学校的网站“家校之窗”、“学校校讯通”、家长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对家长进行教育理论学习的指导。通过组织家庭教育讲座、家庭教育文化沙龙等活动,促进优秀家庭教育心得交流。

  从2011年11月至今,世纪家长义工队成员从最初的19人发展到如今的2000余人,有近20万人次的家长义工用爱为世纪学子护航。2019年,世纪小学家委会被评为“佛山市优秀家长委员会”;近五年,世纪家长义工队均被评为街道“优秀义工组织”。

  大良顺峰小学副书记胡卓君:

  将“雅趣”融入家校共育中

大良顺峰小学为学生举办十岁成长礼活动。/大良教办供图

  在大良教育办公室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引下,大良顺峰小学副书记胡卓君秉承学校“雅以导行,趣以导学”的教育办学理念,在学校德育常规工作中加入创新元素,打造家庭教育顺小新模式,推动家校共育向纵深发展。

  通过“雅趣”亲子义工俱乐部,家校之间架起爱的桥梁。胡卓君自己在参与义工俱乐部的管理工作中,也与众多家长们结交为朋友,为学校的家校共育工作推广积累了很多经验。

  在建设规范化家长学校中,胡卓君带领全体班主任老师制定课程计划,开展集体备课与教研,作为家长学校教员的班主任们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少老师被评为大良街道“优秀教员”,胡卓君也先后被评为顺德区“优秀教师”、大良街道“优秀教师”、家长学校“优秀指导组成员”。

  顺峰小学家校共育模式的创新,还体现在“雅趣”特色的融入。该校通过构建“雅趣”家校共育模式,家庭教育举措不断创新,如邀请家长走进课堂上课,共同开发家校共育特色课程;开展“雅趣”特色活动,探索出家庭教育新模式,该校每年举办“雅趣家长开放日”、四年级孩子的十岁成长礼,以及亲子运动会、亲子读书活动、亲子义卖活动等德育实践活动,让家庭教育借助学校教育的力量,萌发积极、向阳的种子。

  顺德本真未来学校:

  家长课程带来鲜活“种子教育”

顺德本真未来学校优秀家长课程—— 《创新的力量》。/大良教办供图

  作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顺德本真未来学校的家长课程是家校合育的一大特色成果。从2005年起,该校将家长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的主体之一,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构建家长课程,为学生提供最鲜活、最丰富、最贴近生活的“种子教育”。

  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走进校园,化身“老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从事医疗工作的家长,为孩子讲解卫生健康常识;做律师的家长给孩子宣传法律常识;当家庭妇女的妈妈们也很乐意参与家长课程,她们有的教烹饪,有的教插花等家政技能……顺德家电乐从家私、陈村花卉、凤城美食都成了孩子们熟悉而感兴趣的选修课程;安全用电、丈量知识、建筑与设计、药品常识也走进了顺德本真未来学校的课堂资源。其中的精品课被收入家长课程优质课例资源库,供家长们互相交流、学习。

  据统计,每学年走进课堂授课的家长超过1600位,其中男性家长占30%。每学期荣获“优秀课例”的家长被授予“家长课程优秀讲师”荣誉称号。

  家长课程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课程之一,也是家校深度合作的重要平台。该校基于课程建设的《家校结合型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课题还曾获广东省科研创新成果三等奖。

  顺德区梁开中学副书记吴莉平:

  师生家长共学共建共成长

梁开中学副校长吴莉平(第一排左边第六位) 与老师们协助大良街道“家校共育”平台建设工作会议顺利召开。/大良教办供图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家庭教育已成为关乎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大事。作为一名教育人,顺德梁开中学副书记吴莉平积极探索“家校共育”有效途径,与大良家庭教育中心教研组团队一起建立了“家校共育”的长效机制,收效甚好。

  为了给家长们呈上高质量的课,吴莉平带领德育团队召开教研会议,老师们沉下心反复钻研家长学校授课参考教案、阅览期刊《父母课堂》、参考心理学教育学资料,力求在每一节家长课堂都让家长们收获满满。

  大良街道教育办公室营造家长与孩子一起“同入学、共成长、齐毕业”的学习氛围。对此,吴莉平快速响应和配合,主持召开家庭教育中心工作组的各类主题培训会;积极参与筹备大良第八届生命教育论坛活动;鼓励班主任参加家长学校实践活动优秀教案评比活动,助力教师成长。

  为了落实因材施教,梁开中学先后在各年级举办了家长沙龙和亲子交流等活动;班主任邀请优秀的家长进行经验介绍,让成功经验得以推广。

  用心耕耘换来收获的喜悦。2018年以来,梁开中学先后被评为“顺德区文明学校”、“佛山市文明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吴莉平被评为2019年大良街道“优秀教师”。

  2020年8月,今年的初三毕业学子的家长们在家委群发来喜报,孩子们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各类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这样的成绩不仅见证了家长学校的成效,更让吴莉平和老师们对家校共育的未来充满信心。